163 加中网–加拿大曼尼托巴中文门户网站 | 温尼伯华人论坛
标题:
如何更好地规划硬盘分区和多操作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tool_guy(客)
时间:
2002-11-6 18:41
标题:
如何更好地规划硬盘分区和多操作系统
硬盘的飞速降价排除了多系统安装的硬件障碍,目前一块60GB的硬盘只要七八百元,面对如此廉价的硬盘,安装多操作系统用户的比例急剧增加。其中大多数用户的习惯是用Fdisk给新硬盘分区,将Win98安装在C盘,然后在操作系统中安装Windows 2000/XP,这样在启动时就会出现多系统选择菜单。由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可共存于一个分区,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将多个操作系统安装到同一个分区。微软并不推荐这样的安装方案,虽然如此安装系统后发生冲突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其中一个操作系统出现问题,例如已崩溃到无法引导系统的程度,这时处理起来就很麻烦。单操作系统的用户碰到这种情况,一般会很干脆地将主引导分区格式化,然后重装系统,或通过其它软件恢复原先的备份;但是对于多操作系统用户来说,格式化主引导分区意味着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要丢失和重装,如不格式化,多操作系统启动菜单又形同虚设。更聪明一点的用户会将一些操作系统安装在非引导分区(WinMe不允许这么做),然后通过多操作系统管理软件来管理;但和前一种方案一样,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样做是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用户仍需面对难题。这里有两种情况:</P><P>1.安装在非引导分区的操作系统崩溃,这种情况下可将该分区格式化而不影响其它操作系统,不过多启动菜单里原来的选项依旧会保留下来,如果再次重装该操作系统,多启动菜单则会比原来多出一个选项。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解决方法是用Win98启动盘(这里假设引导分区安装的是Win98)启动系统以后传输系统文件(A:\sys C:)到主引导分区,这样即可去掉非引导分区的引导信息,不过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如果原安装的操作系统超过两个,如上操作的结果就是只有Win98可启动,而其余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全部被破坏。<BR>2.安装在引导分区的操作系统崩溃,这种情况几乎无法处理,手动删除文件难度太大,格式化引导分区则会造成所有分区无法启动,使用系统传输的方法又会遇到如情况1所述的问题。<BR>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多系统维护的困难呢?其实很简单,这类安装方法有致命的先天缺陷:由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必须将引导文件写入引导分区,当引导分区只有一个时,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操作系统一旦失去引导文件,其余文件形同虚设。了解问题的实质以后,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就显而易见了:划分多个引导分区,将不同的操作系统安装在不同的引导分区里,用特定的软件来管理多操作系统。这种方案也可被称为多“C盘”方案,因为每个操作系统的所有系统文件相对于其它操作系统都是独立的,和单操作系统的情况相同,它们会认为自己所在的分区是C盘,这种方案完全不用顾虑各个操作系统的安装顺序。因此本文所述的改进策略就以这种独特的分区划分和系统管理方法为核心。<BR>下面将以一个实例说明如何用此方案安装和管理多操作系统,此例中我们将Win98和WinXP(这也是比较推荐的多系统安装选择方案)安装到独立引导分区,先放松一下再行阅读,多操作系统安装没有想象中的困难。<BR> <BR>第一部分 热身篇</P><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操作系统安装和维护是需要一些准备的(包括心理上,呵呵)。在决定进行多操作系统安装之前,你最好确保有以下可利用的工具:</P><P> 1.Win98和WinXP的安装光盘或硬盘文件</P><P> 这些文件的作用是在安装系统时让硬盘获得相应的系统文件,没有它们,安装系统将成为空话。正版Win98和WinXP的安装光盘都是可引导的,也就是说,可用安装光盘从光驱启动系统进行安装。不过购买操作系统需要支付价格不菲的版权费用,故正版操作系统安装盘也就非常珍贵,在Win98时代,微软就推荐用户将安装文件拷贝到硬盘上进行安装或制作安装光盘的备份。<BR> <BR> 2.Win98的DOS启动盘</P><P> 当无法从硬盘或光驱启动系统时,Win98的DOS启动盘就是救命稻草。制作启动盘的方法非常简单,你需要一张空白或无用的软盘(软盘质量务必要有保证),去掉写保护,然后在Win98中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里的“启动盘”选项卡,点“创建启动盘”,然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此过程中需提供Win98安装文件的路径。创建启动盘的方法有很多种,启动盘种类也不少,这里就不详述了。<BR> <BR> 3.PartitionMagic 7.0(Windows版)安装文件</P><P> PartitionMagic 7.0是美国PowerQuest公司出品的一款硬盘分区和操作系统管理软件(最新版本),它是付费软件,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Win95/98/Me/2000/XP Professional/NT 4.0 workstation、DOS、Linux等),文件大小为21.6MB。PowerQuest也提供试用版本,相关的信息可到以下网址获得:http://www.powerquest.com/partitionmagic/。其实PartitionMagic 7.0和下面要介绍的System Commander 7.05都是硬盘分区和多操作系统管理软件,只是前者侧重于硬盘分区管理,而后者侧重多操作系统管理。分区管理我们推荐使用PartitionMagic 7.0,因为Fdisk的分区是破坏性的,而PartitionMagic完全可以做到无损分区,也就是说分区操作不会破坏硬盘数据,这点对需要保留硬盘已有数据的用户非常重要。该软件除继承前续版本的强大功能外,还增加了新的功能,如可合并NTFS分区、支持WinXP、支持80GB以上大硬盘、识别和管理USB外置驱动器等。<BR> <BR> 4.System Commander 7.05安装文件</P><P> System Commander出自美国VCOM公司,目前最新版本是7.05,可称得上是目前最为强大的多操作系统管理软件。它必须注册(付费)才能使用,需要通过System Commander 7.X正版的序列号来获得升级文件(大小4.21MB)。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网址获得:http://www.v-com.com/product/sc7_ind.html。其实System Commander 7.05的分区管理功能也异常强大,它支持29种分区格式,但其中能够被PartitionMagic 7.0正确识别的只有12种,而且误报率相当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PartitionMagic 7.0所能识别的分区格式已绰绰有余,而且操作界面也更加友好,因此还是推荐一般用户使用PartitionMagic 7.0进行分区管理。System Commander 7.05相对其前续版本亦有许多改进,修正了不少错误,详细情形可到VCOM公司的主页去了解。<BR> <BR>第二部分 分区的划分和管理</P><P> 在前言中我们提到,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和通常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分区的规划和管理,因此正确的分区划分和管理对多操作系统的安装至关重要。在开始着手分区之前,我们先来对分区进行稍微深入一点的探讨。硬盘对分区的管理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主要表现在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划分4个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而且只能有一个活动分区。所有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的集合,即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其实也是一个主分区(为了便于区分,以下部分叙述我们将扩展分区和主分区区别开来,扩展分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它霸占了一个主分区的“名额”)。逻辑分区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里,本身不具备引导系统的能力。由于4个分区的盘符还不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要求,而且在默认情况下主引导分区之外的主分区是隐藏属性,当前系统无法访问,因此划分扩展分区来创建逻辑分区的方式依旧是首选。</P><P> 1. 新盘的划分与管理</P><P> 我们先来看一个硬盘的分区信息,这个硬盘已按改进方案划分好。可以看到,在这块120GB的硬盘里已划分好2个独立的主分区,扩展分区包括4个逻辑分区。两个主分区物理位置临近,当前主引导分区(即活动分区)盘符是C,而另外一个主分区盘符在光驱之后,是L。好,下面通过英文版PartitionMagic 7.0的实际操作(为方便抓图,我们在Windows下进行操作,在DOS下操作的步骤完全相同)来看看如何对一块新硬盘进行类似的分区管理。</P><P> 1) 启动PartitionMagic 7.0。我们推荐将程序安装在另外一块硬盘上,然后将待分区的硬盘挂上进行分区操作。如果用户没有另外一块硬盘,可在其它机器上先安装PartitionMagic 7.0,然后制作救急盘(需要两张软盘),用第一张盘启动系统,用第二张盘启动PartitionMagic 7.0。如果没有救急盘可先用Win98启动盘启动到DOS下,用Fdisk划分一个主引导分区(其余分区暂时不要划,具体方法略),安装完一个系统后再安装PartitionMagic 7.0,对硬盘进行分区。我们看到,这是一块没有分区的硬盘,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它划分成多个独立主分区的形式。在开始前我们推荐对PartitionMagic 7.0进行一个设置,在主界面的“General”菜单里选择“Preferences”,在“Skip bad setor checks”(忽略坏扇区检查)选项里将相应的硬盘勾上,这么做的原因是PartitionMagic 7.0的磁盘检查效率很低,在分区和格式化时如果检查磁盘会让操作的时间大大增加(大硬盘会达到10倍以上),而且新硬盘一般也没有坏道。<BR> <BR> 2) 划分第一个主分区。选中待分区的硬盘,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Create”,在接下来的窗口中选择分区类型、文件格式、卷标、分区容量及分区位置,然后点“OK”。<BR> <BR> 3) 划分第二个主分区。选中未分区的硬盘空间,接着按照上一步的方法划分出第二个主分区。依此类推,可划分出所有需要的主分区,当然,主分区的数目不能超过限制,这里由于要安装双系统,因此只需要划分两个主分区即可。<BR> <BR> 4) 划分第一个逻辑分区。和Fdisk不一样,PartitionMagic 7.0无需划分扩展分区,可直接将所有逻辑分区自动加入扩展分区,而且对于单个硬盘来说逻辑分区的物理地址可以是不连续的。选中未分区的硬盘空间,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Create”,不过这次系统类型要设置为逻辑分区,其余操作同上。<BR> <BR> 5) 划分余下的逻辑分区。方法同步骤4,划分完毕之后就可得到一块按照改进方案划分分区的硬盘,除了具体容量和文件不同之外,分区结构和我们前面看到的那块硬盘完全相同。<BR> <BR> 6) 格式化所有分区。依次选中所有分区,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Format”,这是因为新硬盘只有在格式化以后才可使用。<BR> <BR> 7) 激活待安装的第一个操作系统的主分区。选中相应主分区,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Set Active”,主分区只有在激活后才能安装操作系统并完成引导过程。<BR> <BR> 8) 应用所有操作。PartitionMagic 7.0的所有操作在选择“应用”之前是不会进行的,确认所有分区正确划分之后,需要点击右下角的“Apply changes”使所有进行的操作生效。<BR> <BR> 9) 重新启动系统。所有操作过程皆完成后,软件会提示重新启动系统,只有重启后才能使上述改动生效。<BR> <BR> 2. 已有数据硬盘的重分区与管理</P><P> 也有部分想装多系统的用户硬盘上已有数据,其现有分区方案也不同于本文方案,而且用户想在不破坏现有数据的前提下安装多操作系统。由于一般分区软件对硬盘数据都具有破坏性,普通用户便不敢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这也是大部分多系统用户只有一个主引导分区的缘故。实际上,此情况下的用户也完全可按本文提供的方案来划分硬盘分区,这时就要利用到PartitionMagic 7.0无损数据的特性了。操作方法是改变某些分区的容量,将得到的空间用来创建需要的主分区,其中我们推荐将主分区划分到硬盘中靠前的空间。下面来看一个例子:</P><P> 这是一块使用普通分区方案划分的硬盘,有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里包含两个逻辑分区。图中黄色块表示此分区中已有数据所占空间的比例(而不是真实的排列情况),白色块表示未用空间比例。现在我们需要调整逻辑分区的容量,得到一个物理位置临近原主分区、容量为4GB的新主分区。由于第一个逻辑分区空余的容量只有不到4GB,这时候需要从第二个逻辑分区调整一部分容量过来,这里我们确定从第二个逻辑分区拿出1GB的容量。</P><P> 1) 选中第二个逻辑分区,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Resize/Move”。<BR> <BR> 2) 在Resize/Move Partition窗口中将第二个逻辑分区的前1000MB容量腾出来,完成这个操作只要在“Free Space Beforce”中填写相应的容量即可。<BR> <BR> 3) 将步骤2得到的硬盘空间并到第一个逻辑分区。选中第一个逻辑分区,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Resize/Move”,在接下来的Resize/Move Partition窗口中将第一个逻辑分区的“Free Space After”调节为0。<BR> <BR> 4) 第一个逻辑分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空余空间,这时可将它的前4000MB容量腾出来(其实这一步可以和步骤3合并成一个步骤,不过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们分成了两步),完成这个操作只要选中第一个逻辑分区,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Resize/Move”,然后在“Free Space Beforce”中填写相应的容量即可。<BR> <BR> 5) 选中步骤4得到的空间,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Create”创建一个主分区,方法同上。<BR> <BR> 6) 格式化新创建的主分区,方法同上,需要注意的是格式化会使分区数据全部丢失,因此这时候不要格式化其他分区。<BR> 7) 应用所有操作,方法同上,这时候由于涉及到既有数据的转移问题,操作速度相对比较慢。<BR> <BR> 8) 操作完成!可以看到,该硬盘的分区经过调整以后多了一个4GB的主分区,而原有的数据得到了保留。<BR> <BR> 通过PartitionMagic 7.0,我们用几个很简单的步骤就可将硬盘划分成所需要的分区结构,当然这不意味着它就这两把刷子,PartitionMagic 7.0还有许多强大的功能等待大家去挖掘,比如说Pro版本的PartitionMagic 7.0就含有通过TCP/IP协议远程管理硬盘分区的功能。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以上介绍的功能已经足以将硬盘划分成需要的结构了,如果对进一步研究没有兴趣,那么是时候抛弃PartitionMagic 7.0了。</P><P> 编者注:</P><P> 由于PartitionMagic会严格按照你进行的操作生效,所以每一步操作务必一次性到位。例如你划分了一块主分区后,觉得大小不合适,又接着重新划分了一遍,最后软件实际上会在此处进行两次分区操作,而不是如你想像的只按后一步操作。这样当然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建议你在上述操作中(特别是对硬盘进行大动作的时候)如果有不满意的,最好是选择界面右下角的“Undo last”(撤消最后一步),而不要在原基础上进行修改。另一点要注意的是,你的分区需求与本文肯定会有所不同,这就要选择自己的方案,一般来讲,完成一个方案有各种方法,但在用PartitionMagic进行操作时,出于前述原因,你要特别注意方案的优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少移动数据。</P><P>第三部分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识别</P><P> 篇幅所限,本文省略安装操作系统的具体步骤,不过相信对于读者来说,获得操作系统安装方面的知识和帮助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实现的难度也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BIOS对系统硬件完成检测后会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主引导分区,主引导分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主分区,第二是活动分区。为避免同时出现多个主引导分区的情况,活动分区只能有一个,不过这个活动分区可以在主分区之间分配(也就是可将活动属性赋予不同的主分区)。分析一下多系统管理软件就会发现,它们在管理和改写启动文件的同时,还将活动属性交给相应操作系统所在的分区。因此,在所有操作系统没有全部安装完成之前,我们暂且使用已安装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来转移活动分区。下面是具体步骤:<BR> <BR> 1.安装第一套操作系统</P><P> 使用本方案安装多系统完全不用考虑顺序问题,因为一旦安装完毕以后,各操作系统之间是并行的关系,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影响,系统文件也完全隔离。由于在初始安装操作系统时,硬盘不具备启动功能,这时候准备好的Win98启动盘就可以大显身手了。<BR> <BR> 2.转移活动分区</P><P> 进入第一套操作系统,调用分区管理软件来将活动属性交给另一个主分区(原来已经安装有系统的用户在按照改进方案分区完毕之后可从这步开始)。在Win98下可以这么做:在“开始”→“运行”处输入“fdisk”,点“确定”运行Fdisk。所示,在主界面处填写2,也就是对应“Set Active Partition”功能,然后在接下来的界面填写需要激活分区的代号,这里只能是数字,回车以后活动分区即可转移。在WinXP下操作稍有不同:在“开始”→“设置”→“控制面板”中选择“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展开管理树,选择“存储”→“磁盘管理”,WinXP的磁盘管理有点PartitionMagic的影子,主分区是深蓝色的,在需要赋予活动属性的分区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将磁盘分区标为活动的”,系统会提示该分区必须有系统文件才可以启动,点“是”。其余主流操作系统都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转移活动分区。活动分区属性的转移仅仅是系统管理权的转移,不会带来任何的数据丢失,因此用户可以放心操作。重新启动机器以后,活动分区就赋予了相应的主分区,系统就会以新的主引导分区来引导,而其余主分区则会被自动设置成隐藏属性,当前操作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影响。当然通过其他第三方软件也可很轻松地实现这个功能,比如说PartitionMagic 7.0,但是这么一来,每装一套操作系统,你就得安装一次PartitionMagic 7.0,而且……你不是已经抛弃它了吗?<BR> <BR> 3.安装其他操作系统</P><P> 新的主引导分区当前还不具备引导系统的能力,因此这时候需要重复步骤1来安装第二套操作系统。之后不断重复步骤2→步骤1的过程,直到将所有操作系统安装完毕。<BR> <BR> 4.再次转移活动分区</P><P> 将活动分区交给内核相对比较稳定的操作系统所在主分区,重新启动,进入该操作系统(以后就会知道,这样会减少System Commander所在分区因操作系统崩溃被格式化的概率)。<BR> <BR> 5.安装并配制System Commander</P><P> 按照《操作系统动物园》一文提供的方法安装System Commander 7.05并尽可能升级到最新版本(当然,不使用System Commander 7.05,也能用步骤2所述的改变活动分区方法来切换系统,但未免太过麻烦了些)。System Commander 7.05对操作系统的控制是绝对性的,它的系统优先级别仅低于BIOS,安装完成以后,System Commander 7.05会将所有主分区的引导记录换成自己的格式,它所支持的操作系统竟然有上百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么强悍的一款软件绝对值得推荐。关于System Commander的特性和具体操作,《操作系统动物园》一文已经很详细地叙述了,因此本文不再重复。对于这种多系统并存的情况,System Commander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因此请有心按照本文安装和管理多操作系统的用户务必要仔细阅读!<BR> <BR> 6.安装完后重启机器</P><P> System Commander 7.05正确识别多个操作系统,显示多系统启动选择菜单(由于接管了各个主分区的引导信息,这时候Win2000/XP的多启动菜单不会出现),如此可以非常方便地进入各个操作系统,至此,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识别就算完成了。</P><P>第四部分 多操作系统的</P><P> 维护以及使用建议<BR> <BR> 1.添加操作系统</P><P> 如果在System Commander 7.05安装完成之后添加操作系统,其步骤和前面叙述的完全相同,具体来说是一个“分区”→“激活”→“安装操作系统”→“识别”的过程。我们建议在激活分区之后、安装操作系统之前,暂时禁用System Commander 7.05,因为这时候如果出现了相应的主分区,System Commander 7.05会在系统启动菜单添加相应的图标,不过由于这时候里面并没有操作系统,通过“激活”分区进去也无法引导。具体的方法是在分区、格式化完成以后,进入安装System Commander 7.05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在其他操作系统里调用,但不推荐),在“开始”→“程序”菜单里选择“卸载System Commander”,接下来选择“暂时禁用System Commander”,这时候System Commander就会暂时交出系统控制权,相当于没有安装System Commander前的情况(此时操作系统的多启动菜单亦不会出现)。新系统安装完毕以后需要恢复System Commander 7.05的控制,这时候再次回到安装有System Commander 7.05的操作系统,在如图26的菜单里选择“Utinity”(工具程序),接下来选择“启用System Commander”,按照提示进行操作,最后重新启动,System Commander 7.05就会自动识别新的操作系统,并在系统选择菜单中加入相应的选项。</P><P> 2.删除操作系统</P><P> 删除操作系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来说直接在其他操作系统中格式化相应的分区就可以了,System Commander 7.05会自动识别引导分区引导信息的变化,当然,先禁用System Commander 7.05的做法比较值得推荐。不过这时候有一种特别需要注意的情况,就是格式化System Commander 7.05所在的分区,System Commander 7.05虽然优先级别高于操作系统,但是它必须依靠磁盘空间来保存相关数据(如果可以固化在硬件里就是一个超级版BIOS了),对于格式化其所在分区的做法,System Commander 7.05并没有保护措施。由于System Commander 7.05按照自己的格式接管了所有引导分区的引导信息,格式化以后这部分信息就会全部丢失,硬盘中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将由于缺乏引导数据无法引导。因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当需要格式化System Commander 7.05所在分区时,务必先卸载或禁用System Commander 7.05,这样其余的操作系统才可以引导!<BR> <BR> 3.多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P><P> System Commander 7.05接管系统以后,它会在进入操作系统之前将其余主分区的隐藏属性解除,这时就可完全可以访问其他操作系统的分区了(在分区格式允许的前提下),不过此时其余主分区的盘符会被设置在最后一个光驱之后以防止出现盘符交错。一般来说用户都希望可以访问所有的硬盘数据,但有时为预防误修改其他分区的文件或有特殊情况时,需要将其余操作系统的分区隐藏,这时可以使用System Commander 7.05来进行相应设置,具体方法是在System Commander 7.05的主界面下选择“Settings”,进入设置窗口后选择“Specific OS Options”,之后选择要设置的操作系统,选中“Patitions Visible(Enter to Change)”之后回车,在接下来的窗口中选择其他主分区是否可见,这里选择隐藏,点“OK”,依次设置各个操作系统即可。经过这样的设置以后,在相应的操作系统中,其他主分区就被隐藏了。</P><P> 由于硬盘的空间有限,一些多系统用户喜欢将一些程序文件安装在公用目录下,然后通过各个操作系统调用,在操作系统和程序数目都比较大的情况下,节约出的硬盘空间是很可观的。一般情况下,这样使用程序不会带来问题,不过实际上有的程序、游戏并不能跨平台运行,并且有的操作系统不支持该程序,甚至会破坏一部分文件导致程序失效,因此必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推荐用户采取这样的办法:建立公用目录,到最高级的操作系统中(比如说WinXP)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安装到公用目录下,如果这些程序都可正常运行,那么它的文件才可被低版本操作系统共享,否则需要从最高级操作系统中删除相应的程序,这是因为目前Windows版的软件、游戏都是向下兼容的。若程序能在高版本系统中运行,在低版本的操作系统中就可将相同的程序安装在公用目录下,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否则该程序必须安装在单独的目录之下。<BR> <BR> 4.非微软操作系统的安装</P><P> 有一些用户喜欢尝新或者出于其他一些需要,想在硬盘上安装尽可能多的操作系统。而在这个改进方案里,非微软操作系统安装的具体步骤和前述方法并无二致,都是“分区”→“安装”→“识别”的过程,关于非微软操作系统和微软操作系统共存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安装方法在《操作系统动物园》一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请有这方面需求的用户仔细阅读相关部分。由于最多一块硬盘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使用这种操作系统与主分区一一对应的方法受到了限制。如果这样做实在安排不下,可以将一系列的操作系统安装在一个主分区,腾出其余主分区给其他操作系统使用(最多的时候见过在一个主分区安装了5套操作系统)。具体一点,比如说将硬盘划分3个主分区,主分区1是FAT16格式,安装DOS、Win95;主分区2是EXT2,安装Linux;主分区3是FAT32格式,安装Win98/2000/Me/XP和BeOS;逻辑分区是FAT32和SWAP共存。在这种假设之下,硬盘里应该会出现8种操作系统(可行性未验证)。什么!你觉得还不够?看看下面。<BR> <BR> 5.多硬盘的管理</P><P> 有一种办法可以突破4个主分区的限制,那就是安装多块硬盘。由于价格低廉,升级硬盘的用户不在少数,升级硬盘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盘符交错,这会打乱单个硬盘的盘符结构,导致一部分程序由于链接错误而无法使用。在默认的情况下,操作系统分配盘符的优先原则是:①主分区→从分区②主硬盘→从硬盘③第一个IDE接口→第二个IDE接口。按照这样的分配原则,从硬盘的主引导分区盘符将会出现在主硬盘的引导分区之后,然后是主硬盘的逻辑分区,再然后是从硬盘的逻辑分区……明白了原理之后解决起来就很轻松了,我们推荐用户在升级硬盘的时候将旧硬盘的数据克隆到新硬盘上(具体方法略,请参考《大众软件》2002年05期《大众“鬼”故事》一文),然后将新硬盘设置为主硬盘,旧硬盘设置为从硬盘(这里需要正确设置硬盘的主从跳线,然后安装在IDE线的正确数据接口上,最后正确设置主板BIOS的硬盘信息,具体方法略)。在新硬盘上的操作系统下使用PartitionMagic 7.0对旧硬盘重新分区(也可使用Fdisk,但这时要想避免盘符交错,旧硬盘最好只划分逻辑分区),这时候可以看到,旧硬盘分区的盘符可以选择,如果你还是想保留原有数据,只需要用PartitionMagic 7.0将旧硬盘的主分区转换成逻辑分区就可以了。对于那些胃口比较大的多系统用户来说,单块硬盘4个主分区的限制也许实在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时候多硬盘带来的更多的主分区数目就可以利用上了(具体的方法略)。System Commander 7.05可以很完美地管理多块硬盘的主分区,接入新硬盘以后它会自动检测并更新操作系统列表,它甚至可以从一些移动设备(比如说软盘、闪盘等)上启动系统。<BR> <BR> 6.硬盘分区格式的选择</P><P> FAT32是目前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可以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甚至包括一些版本的Linux。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了FAT32你就可以通吃所有操作系统了,在一些特殊的需要之下,你可能需要其他格式的硬盘分区。关于各种常见分区格式以及它们磁盘存储容量和文件大小方面的限制、适用的操作系统等信息在《操作系统动物园》一文中介绍得比较详细,本文不再赘述。在安装操作系统之前了解一下它可以安装在什么类型的磁盘分区上很重要,不过对于PC来说,无论选择了什么分区格式,System Commander 7.05都可以很好地管理其中的操作系统,用户完全不用担心。 <BR> <BR> 7.备份和恢复系统</P><P> 不管多么稳定的操作系统都会有崩溃的一天,因此平时在维护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备份数据,还要注意备份操作系统。我们建议用户使用Norton Ghost 2002来备份、恢复系统,最好划分一个专门的逻辑分区来容纳各个操作系统的备份。具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大众“鬼”故事》一文中有很详细的讲解,请有这方面需要的用户务必仔细阅读!需要格外提醒的是,最好在禁用System Commander 7.05以后备份操作系统,这样得到的备份文件才具备完整的引导文件(比如说将这个备份恢复到其他硬盘的时候可以具备引导系统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新安装的操作系统在完成个性化设置工作以及安装完常用软件、游戏之时,就是备份该操作系统的最佳时机。<BR> <BR> 8.多系统管理软件的选择和使用</P><P> System Commander 7.05无疑是目前最强大的多操作系统管理软件,其他类似的软件与之相比在这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说常用的Bootmagic 7.0对NTFS分区的支持就是一个问题(无法在NTFS下安装使用),因此我们不推荐其他多系统管理软件。不过System Commander 7.05也不完美,它的操作系统向导就做得不是很好,文件管理和分区管理都不是很方便(尽管功能很强)。尽管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我们并不推荐用户过多使用这种功能强大的第三方管理软件的功能(尤其是它并不擅长的部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说,不管做得多么完善,一款大型软件必然会存在一些漏洞(System Commander 7.05不是修正了前面版本很多的错误吗?),当然了,最常用的功能是正常的、可信赖的。<BR> <BR>总结</P><P> 由于本文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普通用户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而且由于篇幅的限制,对于一些很重要的部分只能一笔带过,我们推荐用户结合2002年03期的《操作系统动物园》和05期的《大众“鬼”故事》两篇文章一起阅读,三剑合璧,相信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不是难事。<BR>
作者:
GregoryTug
时间:
2024-6-25 22:52
расс
360
PERF
Repr
Intr
Love
Amer
Rose
Иног
студ
клей
Mary
твор
What
Ольх
Davi
друг
Alla
Lesl
Blac
Ляхо
Gast
Celt
ROCK
Math
Полу
Roth
Пакл
серт
Jack
Fool
Hump
Разм
язык
Tick
Brot
VIII
Anto
Book
Pete
XVII
Stev
Tesc
факу
Cohe
Gill
Fash
Федо
Capo
иску
Грег
Каша
Бирю
Мена
Fast
Robe
Garr
ELEG
Сара
Пушк
MOMO
Jour
Гонс
авто
447-
Черн
Mari
серт
Poul
Онег
серт
Circ
Phil
Enjo
Silv
Тышл
ценз
Favo
моби
Чола
Райх
Голь
Кнор
Горо
Ronn
иссл
неиз
Jewe
Арти
Quix
Соде
изме
Gric
Льеж
окон
Zone
Zone
Zone
Zone
Chet
Chet
Zone
Zone
Zone
Zone
Zone
Zone
Бушу
Zone
Zone
Zone
ASAS
инст
Zone
Zone
Zone
укра
обыч
TRAS
Stie
作者:
GregoryTug
时间:
2024-6-25 22:53
Cata
Hotp
беже
Alfr
Март
Morr
Desi
Favo
0704
Spon
Mist
Olme
Alpi
BELL
Бута
Лени
мате
Post
защи
Разм
раск
Потс
укра
MOXI
пазл
DOHC
mail
Pape
шнур
Zelm
Clor
Blac
Pedi
Donn
ЛитР
Заха
Тище
Анош
ЛитР
ЛитР
gues
Воро
мему
опуб
Ряби
Марк
Готс
Юрен
Иллю
(189
прив
акте
This
Кязи
Glad
Abou
Matt
поуч
deta
Кваш
мног
Stel
посл
репр
Мейл
допо
Кулу
Тени
Sava
Eliz
Воро
Засо
изда
Тими
Сини
Зори
крол
Cloc
возм
Руса
друг
Edga
нача
Лари
Петр
TRAS
TRAS
TRAS
реда
Каме
Gnos
Kitt
Ветр
Эльк
реше
упра
стер
Синя
Карп
Swal
tuchkas
Осин
Kuni
欢迎光临 163 加中网–加拿大曼尼托巴中文门户网站 | 温尼伯华人论坛 (http://appdev.163.ca/dz163/)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