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冠东(左一)与来自各国担任开幕式的鼓手和列队的志愿者们合照。
伦敦奥运会接近尾声,我们看到了孙杨抢跳时的惊险和创造“中国速度”后的怒吼和热泪,也看到了林丹在羽毛球男单卫冕决胜局中那惊险的2分,还有陈一冰意外落败但依然展现出从容之态的大将风度。而那些在奥运会上默默服务的学子志愿者们,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酸甜苦辣的故事呢?
与名人零距离 感受温情一面
就读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徐翩翩是游泳场馆的志愿者,在Mix Zone(混合区)负责为接受媒体采访的运动员做翻译。因此,她陆续接触过女子10米双人跳台金牌冠军陈若琳和汪皓。“两位姑娘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冠军的架子。讲话的时候还略带一点羞涩,就像我的两个妹妹。她们虽然刚比赛结束,气喘吁吁的,却很有耐心地接受记者们的采访,让我很感动。”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志愿者陈冠东是开幕式中鼓手之一。直到5月的一次排练前,陈冠东都不知道从未缺席过一场排练的开幕式艺术总监丹尼·鲍伊尔,是位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导演。当他鼓起勇气找丹尼·鲍伊尔签名时,“他居然还不断地和我说谢谢,感谢我投入的时间,并签下大大的我的名字、‘Thank you’以及他的名字,这让我感触颇深。”陈冠东说。
勤勤恳恳工作 心念中国健儿
许多人羡慕志愿者可以享受一些“福利”,比如现场观看比赛,近距离接触名人。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们做好这份工作的艰辛。
有位开幕式的中国志愿者,之前手受伤了,却一直坚持到了7月27日开幕式结束之后才去动手术。虽然,这只是个案,但是志愿者工作确实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光鲜华丽。
陈冠东表示,彩排时,主办方发放三明治作为志愿者的午餐或是晚餐。但是因为人太多,经常会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伍,让人有放弃进餐的念头。有一次,因为主办方只安排了一个三明治发放点,导致许多人好不容易排队领到食物时,已经到了排练集合时间而没空用餐。
伦敦大学学院的叶欢欢在自行车场馆服务,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天几乎要站十多个小时。她说:“我们场馆的休息区是和篮球馆共用的,每次休息时间才20分钟,走去休息区来回就要15分钟了。”并且,因为观看自行车比赛的观众太多,志愿者们一边安排座位,一边忙着维持秩序,晚饭时间通常要拖到晚上8点。“看着那些贵宾坐沙发看比赛,‘吃香的喝辣的’,我都饿惨了。”叶欢欢道。
然而,和高强度的工作比起来,最让叶欢欢感到心酸的是无法大声给中国队加油。主办方要求志愿者不可以和观众一样呐喊助威。“每当英国运动员出来,场里就像炸开锅似地,满是欢呼声。”叶欢欢表示,观众的呼声真的能够给运动员带来力量,让他们飞奔前进。她说:“我真的很想带上国旗,为场上的中国运动员加油,不让他们觉得孤单。”
工作时心里还记挂着中国的运动健儿,几乎是中国志愿者们的“通病”。
“当时在现场,以为他抢跳,我担心极了。”徐翩翩那天在游泳场馆负责做孙杨的采访翻译。“看到他游完最后1500米,触碰池边的时候,我不禁跳起来欢呼大叫。但没有时间庆祝,我飞奔到了混合区,掏出笔记本和笔,等着他出来。”
徐翩翩回忆到:“孙杨出来时看得出心情还没有平静,不出所料,所有的记者第一个问题都是关于‘抢跳’的,之后就是问拿奖牌的感想和以后的目标等等。”徐翩翩表示,孙杨回答记者提问时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很让人着迷,“站在他身边,帮他举着话筒和录音笔,看着他流露坚毅自信的眼神,我很自豪。”
|